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3章 熄灭希望

张辉说完以后,有些期待的看着杨白衣,未来有可能返城的消息,是从杨白衣这里放出来的。

至于何时返城,是什么政策,让不让带家属,杨白衣一律都没有说。

和他们年龄相仿的社员,有的孩子都好几岁了。

杨白衣说了以后会有回城的机会,他们也就暂时熄了在农村成家的想法,乐乐的出生,让他们的心思又活泛了起来。

“原来是这个事情。”

杨白衣前世地球的历史,恢复高考是在七七年,如果蓝星和地球的历史节点一样,那就还需要五年时间。

知青回城,是从七八年年底开始,八零年年底基本结束。

也就是说,他们想要回城,最早需要五年时间,最晚需要八年时间。

高考对婚姻没有限制,离不离婚全凭自己的良心。

如果考不上大学,等待政府安置的话,结了婚的知青,是不符合回城条件。

当年的这个政策,拆散了无数婚姻,让无数孩子的家庭破碎。

“张辉,东超,我个人是不赞成你们和生产队女社员组成家庭的。”

本来他们的终身大事,杨白衣并不愿插手,可他前世学过近代史,知道知青返城的时候,孩子们的处境有多艰难。

父母有一方不告而别,另一方重新成立家庭,孩子们成了多余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漂泊。

“杨白衣同志,如果政策下来的太迟,等我们回城的时候,半辈子就过去了。

运气好了还能找一个离婚带孩子的凑合过日子。运气不好的话,可能就要打一辈子光棍了。”

孙东超叹息一声,对自己的未来有些迷茫。

“杨白衣同志,我知道你之所以这么说,肯定有你的道理,你也不会故意看我们打光棍,你是怕结了婚影响返城对吗?”

张辉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杨白衣不会无的放矢。

“对,每年都有这么多人下乡,几年过去了,下乡知青的基数,早已庞大无比。

等到回城的时候,肯定会有选择的,分批次的安排。

那些下乡年限长,表现优秀,单身的知青肯定会被优先安排。

至于在农村结婚成家的知青,会不会被允许回城,现在谁也说不准。”

杨白衣并没有说得十分确定,而是说有这种可能。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等了这么多年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