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8章 路径规划

会议从年底一直开到了4225年的正月十五,即西元1528年2月5日。

一帮“股东”在过年那几天休息了下,年后随着其余领导层的加入,会议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了提升。也正是这些人的加入,李子园才知道先前的讨论有多不靠谱。

首先,北望岛上的农民可不闲,所谓的农闲时期并不太多。另外,他们低估了降水丰沛地区的牧草实际产量,牧草和秸秆的组合可以养活的牲口可不止那么些。

其次,李子园所设想的例如发展甜菜制糖产业并不能显着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至少糖价与大明相当的情况下,农户种植甜菜的利润太低了。而其他的诸如火麻、蔬菜,价格向下走的趋势明显,暂且不提农时是否冲突,光种什么便足以让农户头疼不已。

两相抵消,若是想真正保证农民的收入水平,粮价必须保持稳定,直到本地的粮食单产得到大幅度提升。

总之,只要保持现状,农民收入的问题暂时不突出,仍然有大量新移民愿意开垦耕种。反倒是李子园一直寄予期望的棉纺织业恐怕要被挤出大明市场了。

各种XX小说中,主角多少能通过改进纺织机械来促进社会进步,抢占大片市场,获得海量的利润。可惜这种好事在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消费力强劲并且自给自足的大中华市场难见着。

根据黄启明带来的消息,也许是外来廉价原料的冲击,又可能是按照历史本身发展的脉络,棉布刚好进入了大规模推广期,如今大明通过大量种植棉花爆产量,其价格已经接近李子园进口的印度棉花价,偏偏大明的棉质量更好,也不知是改良了品种还是压根儿就不是印度系棉花品种了(据说蒙古西征从埃及带来了更好的棉种。嘿嘿,那么大的金字塔蒙古人也没见着,至少是没记载),总之,原材料上北望岛短短两年间便要失去优势。

而织出更宽的棉布在明人工匠看来也没什么难度,这两年断崖式下跌的宽棉布价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因此,北望岛的管理层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棉纺织的规模要适当控制,把精力转到毛纺织上去。这方面,吴大福已经在做相关的准备和尝试了。

至关重要的原材料方面,北望岛引入了能生又速生的绵羊种,要不了几年,岛上的绵羊就要跟黑猪一样常见,届时本地羊毛的产量赶上甚至超过棉花的进口量也不会太难。

除了毛纺,还有丝纺织业可以发展。

这里所说的丝可不是桑蚕丝,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